先看(圖一)照片,Roger Federer 球拍上多了什麼東西……?
也許有些球友已知道是什麼東東了;藍色圈起來的是皮墊 ( power pads ),粉紅色圈起來的是阻線粒 ( string savers )。
由於網球癌尚未使用過阻線粒,故今僅介紹皮墊;該皮墊早在木製球拍時期被廣泛運用 (圖二、圖三),它被放置在拍框上與拍柄接觸位置的兩側,因為咬球主要由直線執行,而甜區的直線更是使用率高,所以用皮墊來減少球線與拍框的摩擦造成球線斷裂。
現今的球拍、球線科技已有很大的進步,拍框有了護線管,拍喉處的護線管外型更加的圓弧,球線外表也增加了保護膜,這個小小皮墊竟能倖存至今,並有優秀的職業選手在使用,例如 Roger Federer、Grigor Dimitrov、Tommy Haas、Pete Sampras ……等 (圖四、圖五、圖六),究竟是有什麼魅力呢 ……?
【Babolat 的首席穿線師 Lucien Nogue 的看法】
這個皮墊可以增加半圓弧角 (圖七 加了皮墊後,球線會呈現半圓弧型,紅色線為球線在皮墊上的走線示意呈弧形 ),並且可以保護缺乏延展性的聚酯線 (polyester)。
【網球癌的解讀】
增加拍喉處的半圓弧角,可以讓球線在擊中球時增加延展 (圖八僅示意用 )
Roger Federer、Grigor Dimitrov、Tommy Haas、Pete Sampras 等人球拍的直線都是使用延展性較好的羊腸線 (natural gut ),而 Verdasco 使用聚酯線 (polyester) 增加皮墊的例子。
另外,拍喉處的護線管外型各廠牌不同,W 牌、P牌比較平,H牌比較圓弧,B牌則有較明顯的半圓弧角 (圖九~圖十二),所以較平的W牌就相對需要使用皮墊了,Roger Federer、Grigor Dimitrov、Pete Sampras 都是使用 W牌。
既然拍喉處的護線管外型有半圓弧比較好,為何較平的品牌不做改變?卻要另外增加皮墊?
網球癌的看法是這些設計都是有專利的,無法一模一樣複製,或許每個品牌目前都已是最佳設計了。
還有一點是這個皮墊英文名稱 power pads,顧名思義它可以增加擊球的 power,有人認為加了皮墊增加了球拍甜區的直線長度,因此加大了甜區使得擊球力量增加。
【網球癌使用 power pads 感想】
球拍:Wilson Pro Staff 97
球線:Babolat VS + Pro Hurricane Tour
穿線磅數:54/51
DT:37
線床避震器:無
NTRP:3.0
在手感上,感覺不出羊腸線的柔韌,線床擊中球時的聲音不如以往脆,而且共振聲音比不加皮墊時來得大而且明顯,是屬於高頻的 “ 乒 ” 一聲,球友聽到此異音都覺得奇怪而問我是換了什麼線?其實不是線的關係,是皮墊。接著隨線床磅數逐漸遞減,這高頻的 “ 乒 ” 一聲也漸漸沒那麼明顯。
所以僅感覺到擊球手感與線床共振聲音不同,並感受不到 power 的不同,其餘的待球友們分享了!
本文章並分享於 FB " 網球拍線床硬度、網球線、網球拍交流分享 "
( 參考資料:Tennis Industry magazine、Babolat、Tennis Warehouse)